Use of Cookies

Our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facilitate and improve your online experience.

OK
  • messenger
  • 常見問答
  • 聯絡我們
  • search
Close

歷史

南宋時期,道元禪師遠赴中國學習佛法。他遊歷走訪多處佛寺之後,於26歲遇到天童山景德寺住持,如凈禪師,他是曹洞宗法脈的繼承人。正是由於這次珍貴的邂逅,道元禪師才得以跟隨如凈禪師學習并實踐釋迦牟尼佛的真正的佛法(“正傳佛法”)。

一回到日本,28歲的道元禪師立刻編撰了著名的《普勸坐禪儀》,宣揚正傳佛法。盡管遭到日本傳統佛教教團,尤其是比叡山僧侶的反對,道元禪師依然堅信為了弘揚正法,培養真正的佛法探求者是當下之急。考慮到這點,道元禪師先後在宇治市興聖寺和越前市永平寺安頓下來。就像他曾莊重起誓的一般:即便只能培養藝人,哪怕半人也足矣(“接得一個半個”)。他一生全心全意致力於培養真正的佛教信徒。

道元禪師將這種思想傳給了自己的法嗣,永平寺第二任住持,孤雲懐奘禪師。懷奘禪師又將法燈傳給了徹通義介禪師——加賀大乘寺的創立者。之後,徹通義介禪師傳給了自己的弟子瑩山禪師。瑩山禪師於自己的弟子中任命了明峰素哲禪師繼承永光寺,峨山韶碩禪師繼承大本山總持寺。此外,這些大師還培養了眾多優秀弟子,他們在日本各地傳播了曹洞宗佛法。

臨濟宗也繼承了中國禪宗的一個分支,並得到了包括幕府和貴族在內的許多有權勢階層的支持和信仰。而曹洞宗的信徒則主要由鄉村的富裕家庭和普通大眾組成,因而,曹洞宗主要在鄉村普及佛法。

從鐮倉時代末期到室町時代,臨濟宗在鐮倉和京都制定了擁有最高寺格的5個寺院,以開創了日本的五山十剎制。極大地促進了深受禪宗文化影響的文學的發展,形成了著名的五山文學。與臨濟宗不同,曹洞宗避開了與中央政治權力的聯系,在融入地方民眾,回應民眾樸實需求的同時,持續細水長流的弘法活動。當然,在漫長的歷史中,曹洞宗也發生過各種各樣的混亂和變化。

到了江戶時代,德川幕府確立了“寺檀制度”(管理寺院和信徒家庭之間的關係的制度),由此對全國寺院也進行了組織化和統制。這時期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宗師,如月舟宗胡、卍山道白、面山瑞方等研究了宗學,主張應糾正嗣法的混亂,並堅持要回到道元禪師所展示的面授嗣法的精神上,這成為了曹洞宗宗統復古運動的一部分,同時也直接推動了對道元禪師巨著《正法眼藏》為首的宗典的研究、編輯、校對、出版等的興盛發展。

明治維新時期,新政府的權力掌握在天皇手中,而天皇“神性”又基於神道教。這種皇權與本土宗教的緊密關係促進新政府將傳統的神道教信仰奉為社會核心地位,并試圖消滅。將神道教與佛教分離,政府祭禮宣稱菲佛的必要性,并實行了廢佛政策(“廢佛毀釋”)。這給日本佛教界帶來了滅頂之災,但最終個宗派但是佛教的各宗派也始終隱忍最終熬過了這種困難。

曹洞宗大內青居士,編纂了《修證義》的原稿。此後,經過總持寺畔上楳仙禪師、永平寺的瀧谷琢宗禪師的校定,作為宗門傳道的標準頒布。《修證義》在引導俗家弟子上發揮了極大作用。如今,曹洞宗在日本全國發展成約1萬5千座寺院,擁有800萬信徒,充滿希望朝著未來前進。

Page TOP